1、彼得德鲁克的三句名言英文
(1)、卓有成效是一种习惯,是不断训练出来的综合体。彼得德鲁克
(2)、0只有管理者需要做决策。实际上,这是管理者的本质使然。管理者由于担任职务和拥有知识,于是被人期待做出对整个组织及其绩效和成果有重大影响的决策。因此,有效的管理者需要做出有效的决策。
(3)、管理得好的工厂,总是单调乏味,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事件发生。
(4)、在必须范围内,咱们能够用一种资源替代另一种资源。但是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替代已经失去的时刻。
(5)、这样我们就能够明白,德鲁克管理学,或者德鲁克投身管理学的创建和研究的目的是什么?其实刚才我已经讲过了,现在我将它归纳一下。它的目的,或者说它的原因就是在人处于工作,或者职场超过二分之一的生命过程中,去改变他们的生活质量,生存质量,去减轻他们的痛苦,让人生找到意义。这是管理的目的,也是德鲁克研究管理的目的。
(6)、在一定范围内,我们可以用一种资源替代另一种资源。但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替代已经失去的时间。
(7)、一味追求利润率,无异于把市场拱手让与竞争对手。
(8)、第他们的创业的比例和创业以后的成功率,是不是比不接受培训要多?这是实实在在要检验的成果。但是呢,事实是,我们过去在这方面是禁不起推敲的,变成很多人是自娱自乐的。我们一说很骄傲,每年增加多少了多少培训教师,多培训了多少学生?然后我们还得到了很多的社会认可。我们是四星级(最高级)的慈善基金会。我们的创业项目还都是明星项目。
(9)、管理者的一项具体任务就是要把这天的资源投入到创造未来中去。
(10)、0有效决策者认为,旧衡量标准是不正确的,否则现在根本不需要做决策,只要略加调整就行。旧的衡量标准反映的是昨天的决策,既然如今需要做出新决策,通常说明旧衡量标准已经丧失相关性。
(11)、长江商学院战略学教授高层管理教育项目副院长高层管理教育项目学术主任
(12)、有效的领导者对人的任命和提拔都是以能力为基础的,用人不是为了克服人的弱点,而是为了发挥人的长处。
(13)、0必须决定哪些任务值得优先处理,哪些任务的重要性稍低,但唯一的问题是由谁来做出最终的决定——是管理者,还是压力。
(14)、人事决策的首要禁忌是:不要给新来的人安排重大的新任务,这样做会冒很大的风险,因为他们对新工作的适应要有一个过程。把这类任务交给你了解其行为和习惯秉性,并且已在组织内赢得了信任和信誉的人。把高水平的新来者先放到一个成熟的岗位上,因为这样的岗位目标清晰,他在那里也很容易获得帮助。
(15)、想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最简单有效管理,只需要记住一句话:让经理人狂热工作的唯一方法是给他们更多的自由和责任。
(16)、本文为邵明路在华章书院《德鲁克管理论坛——“互联网+”时代的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上的演讲。
(17)、未来的文盲将是那些没有知识和不会更新知识的人。成年人被淘汰的最主要原因是学习能力下降。
(18)、德鲁克的一生,就是在不断探索和研究,怎样有效地规避这种***失,实现社会持续的进步和发展。
(19)、常识往往是不可靠的,理所当然的想法往往是错误的。
(20)、0 一个眼里只有工作本身、看重下向权力的人,无论职位有多高,也只是一个“下属”。相反,一个重视贡献、对成果负责的人,无论职位有多低,都是名副其实的“高管”。他让自己对整个组织的绩效承担责任。
2、彼得德鲁克的三句名言感悟
(1)、因为你为他人创造了价值,他人才愿意购买,才愿意给你价格。人人都追求自我实现,或者叫自我价值的实现。但是,有自我价值吗?离开了别人,你没有价值。这是社会的意义。只有你为他人创造了价值,这样你才增加了自己的价值。在为他人创造价值的过程中,你开发了你的“好心”,开发了你的知识和能力,开发了你的智慧,这就是人的发展历程,而且这种发展最终是通向灵性的。。
(2)、不要认为卓有成效高不可攀,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
(3)、多数人以为知道自己擅长做什么,但他们往往错了。更常见的情况是,人们知道自己不擅长做什么——即便在这件事上,错误的人也比正确的人要多。
(4)、在组织所有可运用的资源中,只有人是可以成长和发展的。
(5)、0创建一流管理者团队的人,往往不会跟直接同事或下属建立特别亲密的关系。他们按照能力而不是自己的喜好挑选人,追求的是绩效,而不是顺从。为此,他们有意跟工作关系紧密的同事保持距离。
(6)、效率是“以正确的方式做事”,而效能则是“做正确的事”。对企业而言,不可缺少的是效能,而非效率。
(7)、0我们能衡量的,只有绩效。我们应该衡量的,也只有绩效。
(8)、今天的组织需要的是由一群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
(9)、一个企业只能在企业家的思维空间之内成长,一个企业的成长被其经营者所能达到的思维空间所限制!
(10)、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期,***银行的“国际副总裁”这一职位,就变成了“寡妇制造者”式的职位。这曾是一份很轻松的美差。实际上,长期以来,这都是一个银行安置落选者并期待他们干出一番成绩的职位。可是突然之间,一个又一个新上任者在这份工作上折戟沙场。
(11)、管理者的一项具体任务就是要把今天的资源投入到创造未来中去。彼得德鲁克
(12)、一个厨师也能做的很好。我刚从***回来。***的风气没有我们大陆浮躁,无论你碰到的出租车司机,还是酒店的服务员,随便去吃一个饭,一家餐馆的老板,你可以感觉到他不是为了赚钱,他做很多很多事情,就是要把那件事情做好。
(13)、0让上级的长处富有成效是下级自己取得有效性的关键所在。它能让下级的贡献能够得到上级的采纳和使用,从而使得下级可以取得成就和实现梦想。让上级的长处富有成效不是靠溜须拍马,而是从正确的事情出发,并以上级易于接受的方式向其提出。
(14)、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每一个知识工作者提供了机会。能够帮助他们***自主的选择自己的命运,同时也承担某种责任。在这个责任下,他能够用自己的专长,用自己善意去自由发挥,从而获得个人的身份和尊严,以及前所未有的机会。
(15)、0知识工作者不容易陷入贫困,但有可能陷入厌倦、沮丧和沉默的绝望。用一个时髦的词来讲,就是容易变得疏离(alienation)。
(16)、专心是一种勇气,敢于决定真正该做和真正先做的工作。彼得德鲁克
(17)、也可以利用排除法,确定自己不属于何处。知道自己不适合大型组织的人,应当学会拒绝大公司提供的职位;知道自己不是决策型的人,应当学会拒绝做决策工作。一个像巴顿将军那样的人应当拒绝成为***指挥官,不过巴顿将军自己很可能从来不知道这一点。
(18)、凡是重要的事,都得花上很多的时间,而且是完整的大块时间。不论是讨论一种新产品还是重大的人事决策,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如此。
(19)、0管理者的任务不是改造人类。相反,正如《圣经》“按才受托的比喻”所言,管理者的任务是发挥个体的作用,大幅提高整体的绩效能力——无论这些个体的长处是什么,身体怎么样,抱负有多大。
(20)、0专注于贡献可以让管理者抵御偏安组织之内的诱惑。它会引导管理者,特别是高层管理者,把目光从内部的活动、工作和关系上面抬起来,向外看,关注组织需要取得的结果。
3、彼得德鲁克的三句名言现今企业的竞争
(1)、0所有的组织都需要在三个重要方面取得绩效:①取得直接成果;②确立并不断强化价值;③培育和开发将来需要的人才。组织在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缺少绩效,都会走向衰落,最后灭亡。
(2)、因为你为他人创造了价值,他人才愿意购买,才愿意给你价格。人人都追求自我实现,或者叫自我价值的实现。但是,有自我价值吗?离开了别人,你没有价值。这是社会的意义。只有你为他人创造了价值,这样你才增加了自己的价值。在为他人创造价值的过程中,你开发了你的“好心”,开发了你的知识和能力,开发了你的智慧,这就是人的发展历程,而且这种发展最终是通向灵性的。
(3)、智力、想像力及知识,都是我们重要的资源。但是,资源本身所能达成的是有限的,惟有有效性才能将这些资源转化为成果。
(4)、也正因为此,德鲁克亲身经历、亲眼目睹了这场战争,以及各种此起彼伏的革命运动,包括当时在欧洲的社会主义运动所带来的动荡不安,以及造成的社会断层,人、生命、财产、知识的***失。
(5)、每个人都以卓有成效作为最高工作标准,一群平凡的人,就能做出不平凡的事。
(6)、太多人在用不适合自己的方式工作,这当然就容易导致无所作为。对知识型工作者而言,“我是如何做事的”这个问题可能比“我的优势是什么”更为重要。
(7)、没有一家企业可以做所有的事。即便有足够的钱,它也永远不会有足够的人才。它必须分清轻重缓急。最糟糕的是什么都做,但都只做一点点。这必将一事无成。不是最佳选择总比没有选择要好。
(8)、有效的管理者打算做一项新的业务,必须先删除一项原有的业务。
(9)、如果失去了对人的尊重,开发潜能很可能被理解成仅仅为了组织的绩效而把人视为使用的工具。只有恢复对人的尊重,才可能真正把人的才能释放出来。
(10)、每个人都以卓有成效作为最高工作标准,一群平凡的人,就能做出不平凡的事。
(11)、老板要问自己三个问题:我们的业务是什么?我们的业务将来会是什么?我们的业务应该是什么?
(12)、知识更新非常快,知识型员工除非能够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否则很快就会遭到淘汰。
(13)、每三年或四年,我就会选择另外的主题。这些主题非常丰富,包括统计学、中世纪历史、***美术、经济学等。只学三年,虽然不能彻底掌握这个领域,但是足以了解这个领域究竟是什么。六十多年间,我就这样每隔三年或四年改变主题,坚持学习。
(14)、这个世界从来不缺乏美丽,只缺乏发现美丽的眼睛。
(15)、不能把失败归咎于部下的无能或偶然状况。其实,失败是系统存在缺陷的征兆。
(16)、对人的多样化要有绝对的包容性,不能让企业成为改造员工个性的工厂。
(17)、0决策者坚持制造不同意见的主要原因有三个。
(18)、“管理学之父”德鲁克:高效领导者只做8件事
(19)、如果我又问:“你有没有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学习?”很少有人给出肯定的回答。
(20)、经理人五大核心工作:设立目标;任务分派;激励沟通;绩效评估;培育人才。
4、彼得德鲁克书籍推荐
(1)、“好的,我愿意去做。但我会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去完成:事情应该这样安排;我与同事的关系应该是这样的;这是我可以在这个期限内取得的成果,因为我做事的方式就是这样的。”
(2)、有些人的创业是这样的:先写一个商业计划书,然后融资,今天是合伙人轮,明天是天使轮,后天又是什么轮。互联网的特点就是制造点击率和流量,卖的是流量。因为流量冲击,有很多人来,也产生很多数据。那你怎么利用流量呢?这是买的人、投资人的事,创业者在那做什么?创业者在那做流量。
(3)、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充满着前所未有的机会:如果你有雄心,又不乏智慧,那么不管你从何处起步,你都可以沿着自己所选择的道路登上事业的顶峰。
(4)、有效的管理者在用人时,会先考虑某人能做些什么,而不是考虑职位的要求是什么。
(5)、我们该知道运用自己上司的长处,这也正是下属工作卓有成效的关键。
(6)、来源:同心动力企业文化与管理(ID:topduty)
(7)、卓越的公司,排在第一位的不是你支付报酬的多少,而是你将报酬支付给何人。如果你有适合的雇员,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他们会为创造一个伟大的公司而努力。他们会高效率的完成工作,不会因为报酬少而折腰,这就好比他们的呼吸不受控制一样。
(8)、0大多数关于决策的著作都这样写:“首先,找到事实。”但是,善于决策的管理者知道,决策不是从事实开始的,而是从观点(opinion)开始的。当然,观点不过是未经检验的假设,因此除非用现实加以检验,否则毫无价值。
(9)、管理者,就是把事情做得正确的人。企业家,就是做正确的事情的人。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10)、他做生意真的不是为了赚钱。这个老板对自己很满意,他说:“我已经有了自己的房子,有了自己的车,孩子们又都读了大学,我很满意,很知足。钱是用来用的,不是放在那里看的。”
(11)、0有效管理者懂得系统而又诚恳地问:“我做的哪些事,对你的有效性没有贡献,所以是浪费你时间的?”因此,提出这个问题,而且不惧真相,这是有效管理者的一个标志。
(12)、如何才能卓有成效:时间管理,聚焦贡献,发挥长处,要事优先,有效决策。
(13)、了解自己是关键,阅读型还是倾听型,用写作还是笔记去学习,关乎效率和结果。我当年写论文,大致有50%的思路就开笔,边写边想,信马由缰,往往最后成文与初心相去甚远。于是自嘲:写文章比生孩子难,肚子里还没有就开始生!现在看来,我的学习方法就是开写,如同战略制定的小步快走,通过实施第一步,获得数据去决定接下来的步骤。
(14)、到了***以后,德鲁克意外地发现,***有一种现象,这种现象就是:社会在组织化,有很多企业诞生,企业代替了之前的乡村社区,成为人们寻找工作机会、找存在感、能够得到身份的认可、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的新场所。
(15)、每次,我都要将它的汤喝完,我这个人平生最怕味精,有没有味精,我一尝就知道。我知道它是没有味精的,但是它的汤很鲜美。我就问这个老板:“你这汤怎么做的?”
(16)、0凡是做判断,都必须从多个备选方案当中做出选择。如果只能说“是”或“否”,那就算不上做判断。只有考虑过多个备选方案,才有可能发现真正的风险有哪些。
(17)、今天我讲的题目就是:WHYDrucker?(德鲁克的英文名为PeterDrucker),Drucker?创立了管理学,所以,翻译过来也可以说成:“WHYmanagement?(为什么需要管理?)”我们为什么需要德鲁克认为的、真正的管理?
(18)、一个企业不是由它的名字章程和公司条例来定义,而是由它的任务来定义的。企业仅有具备了明确的任务和目的,才可能制定明确和现实的企业目标。
(19)、彼得·德鲁克从来就不是一个理想的完美主义者,他不认为,我们人生的成长阶段是完美无缺的。社会不会是一个完美的理想社会,只是一个较少痛苦、可以容忍的社会。人生的目标也是一个较少痛苦、没有那么多不幸、相对来说有意义、有成就、有贡献、有自由的人生。这是德鲁克所认为的社会与人生,差不多就是这样。
(20)、卓有成效是管理者能够做到而且必须做到的事。
5、德鲁克管理金句
(1)、1954年,出版《管理的实践》,提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目标管理。从此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从而奠定管理大师的地位。
(2)、数年之后,林登·约翰逊断送了自己的总统生涯——在很大程度上,这是因为他不知道自己属于倾听型。
(3)、00管理者的时间通常属于别人。如果从作业的角度,也就是用从事的活动去定义“管理者”,他堪称组织的“囚徒”。
(4)、德鲁克说:“企业的目的就是创造顾客”,这句话他没有说完,其实企业的目的就是创造顾客所需要的价值。顾客有时候说不出来他需要什么,但是他能说出来的,他能表现出来的就是他不满意什么,他不满意的东西,就是潜在他所需要的价值。
(5)、使企业遭受挫折的惟一最主要的原因恐怕就是人们很少充分地思考企业的任务是什么。
(6)、这个工作是谁的责任?谁来告诉我们,顾客的价值是什么?这不是顾客的责任,而是企业家和创业者的责任。
(7)、因此,试图从倾听型变成阅读型的人将会重蹈林登·约翰逊的覆辙,而试图从阅读型变成倾听型的人将会重演艾森豪威尔的悲剧。他们都做不好事情,也就很难取得成就。
(8)、有效的管理者不做太多的决策。他们所做的,都是重大的决策。
(9)、智力、想像力及知识,都是我们重要的资源。但是,资源本身所能达成的是有限的,惟有有效性才能将这些资源转化为成果。彼得德鲁克
(10)、0有效管理者专注于贡献。他会从工作当中抬起头来,往外看向目标。他思考的问题是:“我能做出哪些对我供职的这个机构的绩效和成果产生重大影响的贡献?”他看重的是责任。
(11)、认识你的时间,只要你肯,就是一条卓有成效之路。彼得德鲁克
(12)、一个重视贡献的人,为成果负责的人,不管他职位多卑微,他仍属于高层管理者。
(13)、不弄清什么是正确的,就无法区分正确的妥协和错误的妥协。
(14)、目标实现的时候不是应该庆祝的时候,而是应该重新定义目标的时候。
(15)、不要认为卓有成效高不可攀,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
(16)、咱们接着说,创新就出来了。什么叫创新?德鲁克建立现代管理学,本身就是一个重大的创新。在他以前,尽管有人研究管理,有人研究组织理论、经营理论等等,但是没有构成一个***的学科。到了德鲁克手里,他添加了缺失的部分,把每个部分的内在逻辑关系找到,把它变成了一门***的、可传授、可学习的学科。这就是德鲁克的创新。
(17)、0相处融洽和言语和悦不仅没有意义,而且不过是***劣态度的虚假门脸罢了——如果以工作和任务为中心的人际关系不能带来成就的话。反之,偶尔的疾言厉色并不会给人际关系造成伤害——如果这种关系有助于各方取得成果和成绩的话。
(18)、第不同意见本身就可以为决策提供备选方案。没有制定备选方案的决策,思考得再深入,也好比赌徒的孤注一掷。
(19)、有效的的管理者会问:我是不是真需要一项决策?
(20)、彼得德鲁克很有同情心,他一生无论做学问,还是咨询,都基于这一点——怎样才能够避免这种痛苦,以及我能做些什么?
(1)、他认为,有效性的秘诀在于“专心”,有效的管理者做事必“先其所当先”,而且“专一不二”。因为要做的事很多,而时间毕竟有限,而且总有许多时间非本人所能控制。因此,有效的管理者要善于设计有效的工作秩序,为自己设计优先秩序,并集中精力坚持这种秩序。
(2)、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和创业,必须牢牢地抓住一个最根本的东西,才能避免成为泡沫。我们总是看到,每一次浪潮的最后,都会出现泡沫,我相信互联网也不例外。我刚刚到北京中关村创业一条街去体验一下,去呼吸一下那里的新鲜空气。我发现,它们看起来都一样,但是它们其实不一样。
(3)、00身处组织之中会把管理者推向无效。身处组织之中就意味着,只有自己的贡献被他人使用,一个人的工作才是有效的。
(4)、事后看来,其原因来自于当时国际活动迅速而又毫无征兆地成了各大银行及其商业客户日常业务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样,一份原本轻松胜任的工作,突然变成了一件没人干得了的“非人工作”。
(5)、0设定优先任务需要遵循哪些真正重要的法则,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勇气,而不是分析。这些法则包括:
(6)、39有效的管理者需要的是决策的冲击,而不是决策的技巧;要的是好的决策,而不是巧的决策。
(7)、许小年:创新和企业家精神---来自德鲁克的忠告
(8)、0他们根本不会接受这样的说辞:“这个人我可不能放。他一走,我就麻烦大了。”他们很清楚,对这种“少不了的人”只会有三种解释:这个人其实并不能干,只是因为对他工作的要求不高,所以才混得下去;这个人的长处被用于支撑无能的上级;这个人的长处被用于延迟某个严重问题的爆发,甚至是用于掩盖这个严重问题的存在。
(9)、无人能够左右变化,唯有走在变化之前。在动荡不定的时期,变化就是准则。但是,只有将领导变革视为己任的组织,才能生存下来。
(10)、德鲁克说:“企业的目的就是创造顾客”,这句话他没有说完,其实企业的目的就是创造顾客所需要的价值。顾客有时候说不出来他需要什么,但是他能说出来的,他能表现出来的就是他不满意什么,他不满意的东西,就是潜在他所需要的价值。
(11)、第一方面就是要有一个有功能健全的社会。所谓功能健全的社会,其意思是说,人在其中,每一个社会成员在社会里,能够有尊严、有身份、有地位、能贡献,同时他必须在社会里承担他的责任。
(12)、11月11日,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除了购物狂欢,也是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19019-20011)先生的忌日。
(13)、作为管理者,他须对最终的绩效负责,因为,绩效是组织发展的关键,考察一个组织是否成功,就要看其能否使平常人取得比他们看来所能取得的更好的绩效。
(14)、但前提是,你必须成为自己的首席执行官,知道何时改变发展道路,并在可能长达50年的职业生涯中不断努力、干出实绩。
(15)、德鲁克在他的著作里有一句话,这句话淹没在许许多多的名言当中,不被人注意。他说:“知识工作者的崛起揭示了上述管理的本质。”
(16)、0有效管理者怎样才能做到用人所长,却不至于掉进因人设岗的陷阱呢?他们总体上遵守以下四条法则。
(17)、管理是激发和释放人的善意,而不是利用人性的弱点去操控他们
(18)、即使是着眼于贡献的管理者也不一定会得到满意的成果。
(19)、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界定使命是企业家的任务,而激励与组织人力资源是领导力的范畴,二者的结合就是管理。
(20)、有效的管理者用人,是着眼于机会,而非着眼于问题。
(1)、然而,约翰逊当议员的时候,表现是十分出色的,因为议员首先必须是倾听者。
(2)、这个工作是谁的责任?谁来告诉我们,顾客的价值是什么?这不是顾客的责任,而是企业家和创业者的责任。
(3)、这样我们就能够明白,德鲁克管理学,或者德鲁克投身管理学的创建和研究的目的是什么?其实刚才我已经讲过了,现在我将它归纳一下。它的目的,或者说它的原因就是在人处于工作,或者职场超过二分之一的生命过程中,去改变他们的生活质量,生存质量,去减轻他们的痛苦,让人生找到意义。这是管理的目的,也是德鲁克研究管理的目的。
(4)、0有效的组织并不多见,甚至比有效的管理者还要少......组织和管理者一样需要系统地提高有效性,需要培养有效性习惯。它们必须学会喂机会和饿问题。它们必须努力让长处富有成效。它们还必须聚焦并明确优先任务,而不是四面出击,却又事事只做一点点。
(5)、未来的文盲将是那些没有知识和不会更新知识的人。成年人被淘汰的最主要原因是学习能力下降。
(6)、我们德鲁克管理学院也是一个很传统的机构,最主要就是做培训。我这里有德鲁克的管理培训,也有创业培训。管理培训我们做了十几年。创业培训前几年开始做,是一个慈善事业,通过和慈善机构合作在做。现在一年培训4万多人。
(7)、最后一个浪费时间的主要因素是信息功能失灵。更加糟糕但同样普遍的问题是信息的格式不正确。
(8)、奇怪的是,很少有人知道自己是如何完成工作的。另外,我们当中的多数人甚至不知道,不同的人工作和做事的方式是不同的。